印度礼的标准 古历史名片印度

目录导航:

  1. 印度礼的标准
  2. 婆城的来历
  3. 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是哪个国家
  4. 什么是历史奇观
  5. 印度人喜欢什么礼节
印度礼的标准

1、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2、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

3、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4、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5、双手合十:是伴随“那摩斯戴”的身体语言。一般是双手合十于胸前,或举手示意。两手空着时,则合十问候;若一手持物,则举右手施礼,切不可举左手。合十的高低也有讲究。对长者宜高,两手至少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颔之间。

6、拥抱:也是常见之礼。若久别重逢,或将远行,或有大事发生等,则要拥抱。拥抱时,彼此将双手搭在肩上,先是把头偏向左边,胸膛紧贴一下,然后把头偏向右边,再把胸紧贴一下,有时,彼此用手抚背并紧抱,以示特别亲热。

婆城的来历

四川省威远县又叫作婆城

它源自南门外堰塘角的婆婆饭店。从前,堰塘角有根很大的黄桷树,它枝繁叶茂,象一把巨伞,遮了半边天。有个老婆婆看好这个地方便搭起个草棚在这做起了生意,影响到这个地方的婆娘个个都成了能干活的人,之后这个地方就贯称美名为“婆城”。

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在唐朝时期,婆罗门教传入中国,并在陕西一带建立了许多庙宇和教堂,这些庙宇和教堂被称作婆城。
婆城是婆罗门教传统的建筑风格,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有着精美的浮雕和雕塑,内部布置也非常讲究。
婆城被视为婆罗门教信仰的标志,也成为了陕西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婆城在现代已经不再是一种宗教建筑,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老的文化和信仰。

婆城是源自泰国的传统舞蹈,起源于大城时代(1351-1767)的宫廷盛况。
它是由从印度传入的文化和泰国传统文化融合而来的一种舞蹈。
婆城被认为是泰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泰国国家正式舞蹈之一,因其高雅、精致而备受推崇。
它的舞姿优美,缓慢而优雅,充满着典雅的气息和古老的风韵。
它通常由泰国国王或重要官员亲自领舞,表达着泰国王室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婆城就是四川省威远县。它源自南门外堰塘角的婆婆饭店。

从前,堰塘角有根很大很大的黄桷树,它枝繁叶茂,象一把巨伞,遮了半边天。夏天树叶飒飒,凉风习习,过往行人无不在树荫下歇脚乘凉。有个老婆婆看好这个地方,就在树下搭了个茅草棚,做饮食生意。 不久,老婆婆的儿子死了,儿媳年轻守寡,想改嫁又不敢说出口,加上开饭店起早摸黑,十分劳累,有苦无处说,她只好暗自悲伤,把眼睛都哭肿了。

因为满肚子怨气无处发泄,她只好在为顾客舀饭的时候,故意把“冒耳头”装得满满的扣得紧紧的,心想,把生意整蚀了本,饭店才好关门!哪晓得她添的“冒耳头”越扎实,来吃饭的人越多,生意不但没蚀本,反而赚了钱。婆婆说是媳妇能干,会做生意。媳妇则说是婆婆贤惠,会招呼应酬,顾客才上门。婆媳俩有说有笑,越做越起劲,生意越做越火红,茅草房变成了新瓦房。小媳妇也再无去意,留下安心做生意。

大家看到婆婆店赚了钱,都到那里搭棚棚做生意,一家挨一家,连接起来成了一条街。婆媳俩见开店的多了,怕顾客减少,就把碗筷、桌凳洗得干干净净,客人来了又总是笑脸迎送,所以来店里吃饭的总是络绎不绝。而其它男人开的店 就相形见绌,生意萧条了。

婆婆店的生意总是比哪家都好,人们都想找个原因。一天,来了一个风水先生,他拿着罗盘东看西看,说:“这里处在坤卦上,所以女人开店总比男人开店生意好!”时人信以为真,各个店子都易主为女,即使仍由男人开店的,也男着女装,也取名“婆婆店”。

有一年皇帝微服私访到了这里,慕名想到“婆婆店”落脚,谁知到那里一看,整条街都挂着“婆婆店”的招牌,店主们都跑出来你拉我扯,都说:“我们才是正宗的婆婆店!”皇帝被吵昏了头,连忙说:“好好,不要争,大家都是‘婆婆店’!”当人们知道他是皇帝后,都想讨个封赐,以图个吉利。

皇帝说:“世上只有男州,没有女县,也太不公平,这里的婆婆们都很能干,不如就叫‘婆城’。” 从此,威远县城就有了“婆城”这个雅称。再后来,县城城内的街道也按“坤卦”的模式来摆布。

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曾经进行三次北伐,其中一次在明成祖和蒙古军队的较量中胜利,他在胜利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在胜利后的第二年(1407年)下旨把原本的南京路改名为婆娑堆城路,即现在的婆娑堆城。
婆娑堆城取自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虚空品,被译为“婆娑罗树”,是佛教中的一种树,象征着智慧和普渡众生。
后来婆娑堆城简化为婆城,如今成为了重庆市区的一个地名。

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是哪个国家

印度早就是世界电影大国,年产电影上千部,是好莱坞的4倍;在全球拥有36亿观众,也远超好莱坞的26亿。印度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日进入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

有些人说,宝莱坞的电影形式单一,内容自娱自乐。看一部觉得新鲜,看第二部就觉得雷同,只有印度人才会如此推崇不已。

但是对全世界来说,宝莱坞就像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展现了印度人独特的魅力。

欧注电影第一生产大国法国,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美国,日本位居第二位,其次是印度排名第三。法国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什么是历史奇观

人类历史四大奇观是罗得斯岛巨像 ,毛索洛斯墓庙,万里长城,亚历山卓港。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座巨像建在罗德市港口的入口处,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高约33米。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人类历史的四大奇观是:柬埔寨的吴哥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

1、柬埔寨的吴哥窑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在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2、中国的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3、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相传是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学家从没有在金字塔中找到过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陵墓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即四锥体),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4、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

婆罗浮屠塔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它建筑在默拉皮火山山麓的一个长123米、宽113米的矩形小山丘上,周围有4座火山。它距首都雅加达东南约400千米,文池兰西南,东南30千米处就是日惹。“婆罗浮屠”为梵文音译,意思是“山丘上的寺院”。

素有印尼的金字塔之称的婆罗浮屠又称“千佛坛”。高大的佛塔和神坛是寺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这个大乘佛教艺术古建筑。同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齐名。对研究印尼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这座著名的佛教圣殿,在联合国的援助下得以重建。整个建筑分为三层。基座是五个同心方台,呈角锥体;中间是三个环形平台,呈圆锥体;顶端是佛塔。四周围墙和栏杆饰以浅浮雕的总面积2500平方米,围绕着环形平台有72座透雕细工的印度塔,内有佛龛,每个佛龛供奉一尊佛像。

印度人喜欢什么礼节

1、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2、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

3、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4、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5、拥抱:若久别重逢,或将远行,或有大事发生等,则要拥抱。拥抱时,彼此将双手搭在肩上,先是把头偏向左边,胸膛紧贴一下,然后把头偏向右边,再把胸紧贴一下,有时,彼此用手抚背并紧抱,以示特别亲热。